3
Posted on 16:19:00 by Unknown and filed under

  本文是就近日《中国青年报》多篇质疑"戒网中心"和负责人杨永信(维基:杨永信)的文章:

及其相关事件的评论。本文不是一篇客观的文章,不讨论网络是否造成危害,不讨论青少年是否容易走偏,只是纯粹的惊讶、震撼以及感同身受般的痛苦和愤怒。

  这已经不算新闻了,去年就看过央视的《战网魔》:谁把天才变成了魔兽。当时我对其嗤之以鼻,以为就是一个新闻广告而已,顺便对 WoW 恶意丑化和攻击,而被治疗的对象的种种不自然行为也觉得是因为在拍广告导致的。今天重新看了相关的内容,认真了解了"治疗"的过程,我先是被吓住了,然后是觉得不可思议,这种事情怎么能堂而皇之地宣传?

  尽管随便一搜索就能看到很多对"戒网中心"和杨教授的质疑甚至谩骂的文章,但不妨碍我在此继续表达质疑和指责。

  我对网瘾中心毁灭人性的残酷环境和极端粗暴的治疗方法的了解恰恰是从对其吹捧的电视纪录片和纪实文学中看到的。首先是 CCTV12 《第一线》栏目播出的 12 集电视纪录片,分为《战网瘾》和《战网魔》两部,有 DVD,目录如下:

DVD1 战网瘾篇
  少女的耳光和拥抱(上)
  少女的耳光和拥抱(下)
  双胞胎的爱与痛(上)
  双胞胎的爱与痛(下)
  瞧这两个"孕妇"

DVD2 战网魔篇
  爸爸的誓言和八十副拐杖
  九只羊和少女的呐喊
  黑客之王的早恋生活
  谁把天才变成了魔兽
  蒙面大侠和金童玉女(上)
  蒙面大侠和金童玉女(下)
  "黄河"保卫战

这一个个题目倒真有标题党的潜质,如果想看通过搜索题目在优酷一类的视频网站就可找到。与之相关的是刘明银所写的纪实文学《战网魔》(在线阅读:新浪读书)。视频和文字非常详细,原话是:"完全原生态地纪录下来,用绝对真实的场景去感染读者和观众",我的确是被震撼到了!

  很无奈我必须在文章里面转载那些令我不舒服的文字,首先一个例子是:《少女的耳光和拥抱》,在书中是第一章,里面有赤裸裸的电刑和威胁,参考上文提到的一个网戒中心的生态系统这篇文章可以快速了解。下面摘抄几段她刚进中心时的内容:

  杨永信以他惯有的表情,微笑着向盟友点头,说道:"你们好,做好准备!"盟友们都明白这句话意味着什么,表情严肃起来,兴奋中包含着一种恶作剧的快感,初来乍到的盟友是无法理解这其中的奥秘的。方磊幸灾乐祸地对杨奎嘀咕说:"哟,还是个姐姐!看样子也得先去'吃饺子'。杨奎,你说她能吃几个?"

  (注:"恶作剧的快感,幸灾乐祸",真是很可怕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盟友?)

  护士拿出一个橡皮牙垫,对少女说:"来,张嘴,垫在嘴里,它能保护你的牙齿和……舌头。"

  (注:这就是所谓的吃饺子!)  

  "不,我没有网瘾,我不要做检查,你们让我走!"了解了目的,不过是一次检查,没有什么可怕,少女硬起来,自信又回来了,她确信自己没有网瘾。

  "现在没有你选择的自由了,你想证明自己,就得付出一点代价。"杨永信说着,从小仪器上取出两个端子,一手一个,调试了电量,对着少女的太阳穴轻轻地点了一下,少女的头部马上有一点轻微的抖动,身体倒是不僵硬了,呼吸也正常了,牙却咬得很紧。

  (注:太邪恶了!什么叫没有选择的自由了?什么是付出一点代价?)

  "难受吗?"杨永信盯着少女的脸问道。

   "不难受!我没有网瘾!"少女够种,明明脑袋有点疼,为了证明她没有网瘾,她却硬说不难受。 "那好,再来一下。"杨永信又点了一下,少女的脑袋有点受不了,颤抖了一下,可她咬紧牙关,不说难受。杨永信在两个太阳穴上同时点了一下,少女受不了了,叫起来:"我难受,我难受,医生,你这是用的什么东西,我的脑袋为什么这么难受?"

   "不是仪器的问题,是你有网瘾,有网瘾就难受。"杨永信进入角色,开始心理引导,"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注:有网瘾就难受?这叫什么?滥用权威吧?作者真是学文的,竟然还觉得这个很神奇,电你一下你就知道了。)

   "我不想告诉你,我想离开这个地方,我想去找我未婚夫……"短暂的不舒服消失了,少女伤疤未好就忘了疼,又想叫板。

  (如此痛苦且无助,竟然是伤疤未好忘了疼,作者这么多年白学中文了。也亏如此,我们才得以知道真实的场景。)

   "看来你有点健忘,好吧,我们接着做检查。盟友们替我记着时间,按照一般的程序是要做6个小时,每次按一秒算,每分钟60次,每小时3600次,你们算一算,6小时要做多少次?"

  "21600次。"方磊抢着说。他知道,这是威慑治疗,他也经历过的。这世界上肯定没有人能经受这么多次,能挺过十几次的就算是英雄了。

  "好吧,你们数着,接着来。"杨永信在少女的太阳穴上又点了一下,比前几次的时间略微长一点,少女的反应更强烈了一些。护士又把橡皮牙垫送到她的嘴边,她还是咬紧牙关,不张嘴。 "你想想,你打你父母对不对?"杨永信又点了一下,换了一个问题。

   "不对……我打他,是因为他打我,他打我妈妈……医生,我难受,你还要再做吗?你真要给我做两万多次吗?"少女的防线开始松动了。

  (注:赤裸裸的威胁,盟友也是帮凶,屈打成招就是这么来的!)

这一章的主人公武旭影在离开戒网中心据说立刻"反水", 披露杨永信戒网中心实施不人道的监禁和虐待手段并非法使用电休克仪器,且对被监禁人员进行传销洗脑式的精神摧残,强迫其人员必须"绝对服从杨叔的命令"等内容。(参见:我的小故事及在"杨永信网戒中心"的心理日记,链接备份: ,是否真实还需确认,但本文不客观,假不到哪儿去。)

  第二个例子是那个"黑客之王",张正是一个聪明的人,是天才,曾经跳过三级,18岁想结婚却没到年龄,不上学自己开公司,既然是黑客自然要天天接触网络,写过网络小说。当然他成了网瘾患者,被送进了网戒中心。下面是一段"治疗"的描写:

  杨永信没有放张正走,而是带他进了治疗室,让他饱饱地吃了一顿"饺子",张正的"饭量"很大,比谁吃的都多,最后投降得也彻底,一切都交待了,连初吻的事都主动说了出来,让喂他"饺子"的盟友们心里直乐:原来这个呼风唤雨的英雄和帝王,在11岁的时候就是个"情种"!

  (注:天啊!何其悲哀!)

  在纪录片里面充斥着被治疗者所谓的"自白、检讨",家长们对网络的控诉和批判,但是我同时也注意到了其中闪烁的眼神,不自然的表情,以及说到"想回家"时候的真情流露。有人竟然跪下大喊:"杨叔,救救我们吧!",太不可思议了,我是否可以理解为:"我的主宰,放我回家吧!"?在纪录片《把天才变成魔兽》中,有一个家长称:"我为他,多次求过神、拜过佛、爬过山,我心想这是什么原因啊,网络是不是把他的心灵,把他的灵魂夺走了呢?"。且不说拜佛爬山不能解决她"想知道原因"的问题,主要是后面的话明显不符合语境,而且语调由方言变成了普通话,明显的背词现象。

  纪录片的真实本身就是作者眼中的真实,所以虚假、夸张,怎么都好,但正因为如此,才让我看到网瘾中心的真实并不是美好。

  我不懂医学,我个人认为杨永信的做法已经是滥用其精神卫生领域医师的权限实施虐待(维基:电痉挛疗法);我不懂心理学,我个人认为,戒网中心是集中营式的洗脑中心,是对心理的摧残,是对人格的毁灭(参见盟友的行为和态度);我不懂法律,我个人认为杨永信和戒网中心可能触发了极其严重的法律。从电视和书中了解到的是对人权和尊严的无情践踏,难道这在某些人眼里真的是正当的?

  很多家长把孩子骗到中心,他们觉得毁灭人格是好事,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就是他们想要的。解决网络成瘾更关键的因素是家庭和社会的环境,但是这种话对那些家长说是对牛弹琴。还有比把所有责任归于网络和孩子,再对他们进行洗脑教育更省心省事的方法吗?正是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才是造成问题的根源!换句话说,凭什么这些父母可以这样为所欲为?如果是父母错了,谁又来保证孩子的权益?

  如果说家长只是无知的罪恶,杨永信就是彻底的邪恶,我真想知道如果他也在电击治疗室测试"21600次"又将是一副什么丑态!

  再说 CCTV 等宣传、支持者,只看到一个个原本"暴躁乖戾"的"网瘾患者"进了电击治疗室都老老实实,就大肆宣传,真是愚昧。而且很大可能这所谓的纪录片是拿了钱做广告,那就更加体现出其冷漠和恶毒。如果放任这种"只要能治好就可以下猛药"的强盗逻辑,还不知会有多少悲剧。

  杨永信网瘾戒治模式被列为全国重点推广项目,杨永信也获得了2008年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来源:新华网), 社会承认了这种行为,我觉得很可怕。我知道现代社会面临种种难题,简单粗暴的方法只能表面压制而不能根本解决,承认这种模式只能说明这个社会这太急功近利了。

  我承认网络成瘾是有问题存在,有了问题一定要想办法解决,但是,我坚决反对这种方式以及在这种方式下面潜藏的急功近利。网络和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对这个问题承担责任并付出努力。而杨永信模式及其戒网中心,是畸形的产物,或许是利益催生的,无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而产生的,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我期望心理咨询和治疗能在国内健康规范的发展起来,这对解决问题才是有帮助的;新闻媒体能正确引导,而不是收了谁的钱就说谁好;中小学教育要多加引导,而不是在教科书里面教小孩子怎么注册网页游戏。

  后记:这篇文章写了好几天,开始的时候只是对"杨教授"的愤怒。可是越写到越觉得沉重,问题还是存在,我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不得已,只好专心指责和批评。如同文中所说,这是整个社会都要承担的问题,不能因为整个社会都要承担,个体就不再思考,相信越多的人关注和思考,问题会越早缓解直至解决。

3
评论 : 可怕的网瘾治疗
阿福 说... 2009年5月8日 19:23

都有怀疑是不是你的写的了。。。
感觉这些令人心痛的内容是意料之中的事情,ZF(这缩写很囧)把网瘾列为精神病,自然也就和对待精神病人一样了,至少影视文学作品中都把强制治疗精神病当作把正常人搞疯的手段,而对于真正不理解这是世界的人也不见得他们就能理解这些人,无非是采用暴力手段让这些各个彻底与世隔绝而已。
至于心理咨询,感觉在中国很难做大,除了传统观念的敌视,充斥着杨一类的专家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Unknown 说... 2009年5月8日 20:40

to 阿福:
这文章断断续续写的,我觉得不能让这种事情变成理所应当的错误。

Unknown 说... 2009年5月8日 22:00

杨某握准了社会的脉搏:
1、天朝喜欢摧残小孩人格,杨某的做法当然该受嘉奖;
2、家长望子成龙(香港某明星),只要向着龙去的,什么手段都可以实施;

再遇上CCAV的独眼放大镜,搞得观众以为现在小孩都有问题,网络比毒品还厉害。
猜想可能有些不明真相的人,又会出些愚蠢的措施了,然后可能还得到另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的支持。
CCAV甚至接下来的镜头就是,某父母感激滴流,几乎要跪在镜头前,感谢XX救了自己的孩子。然后镜头一转,曾经迷途的小孩,对网络产生免疫,充满笑容。接下来有三种猜测:成绩特别好了,可能还是XX第一;有大把时间,锻炼身体,一般好朋友,生活好像乐无边;对之前范的过错,深恶痛绝...

可怜的最后还是孩子,都折腾成机器了

发表评论